首页

女王调教视频网址

时间:2025-05-25 14:10:11 作者:【中国那些事儿】全球消费者爱上“中国购”:性价比高、方便又省心 浏览量:90391

 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:从2024年全国两会看大陆对台工作着力点

  作者 朱贺

  2024年全国两会,从政府工作报告到领导人参加政协联组会、人大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,再到外长记者会,“反‘独’促统”“融合发展”“交流合作”等涉台表述高频出现,为外界提供了今年大陆对台工作的观察点。

  和平统一基本方针不动摇

  中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联组会时指出,不断壮大反“独”促统力量,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,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。

  全国人大代表、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,尽管岛内政局给两岸关系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,但大陆方面在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引下,掌握战略主动,围绕追求国家统一的中心目标,在执行层面抓住两头,即针对“台独”和外来干涉坚决反对与反制,面向台湾社会和台湾同胞促进融合发展。

  李义虎指出,大陆对台政策具稳定性、延续性,和平统一基本方针并没有改变。

3月9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台湾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。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

  两岸融合发展探索新机制

  自两岸“融合发展”概念提出,两岸交流合作已从偏重经济往来逐渐向社会、文化等各领域深化。从“31条”“26条”“农林22条”,到去年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,大陆方面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已较为完备。“下一步关键在细化、落实。”李义虎指出,福建作为“先锋试点”,可以探索新机制、新做法。

  如何让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,也被代表委员热议。福建平潭是大陆与台湾直线距离最近的岛屿,福建团全国人大代表黄建波表示,平潭已率先实现与台湾主要港口的客货运直航全覆盖,正在探索开通对台邮轮航线和闽台游艇自由行;同时扩大对台服务贸易开放,推进两岸行业标准共通,让更多台湾商品进入大陆市场。

  作为长期以来的两岸交流热点区域,长三角地区也在积极行动。全国政协委员、上海市台联副会长庄振文介绍,去年多项沪台中小学生交流活动恢复线下举办,不少“首来族”跨海而来;在沪台胞受邀参加地方政协会议和公益活动等,感受、参与大陆政经生活。今年将继续在台湾青年“引进来”“留得住”上重点着墨,提升交流实效。

  新质生产力蕴藏合作机遇

  两岸经贸合作始终是融合发展的重要议题。数据显示,今年1月台湾销往大陆(含香港)订单额同比增长28%,成为当月台湾外销订单的主要增长动能来源;台湾工商团体也多次公开表达恢复两岸务实交流与对话的呼声。

 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受访表示,两岸经贸合作已走过数十年,各产业都建立了一定联系,且台湾部分优势产业与大陆联结深厚,如电子信息、食品产业等;一些企业在岛内走下坡路,但在大陆找到“第二春”,顺利实现转型。

  当前形势下如何深化两岸合作并实现发展?今年备受台湾媒体关注的两会热词——“新质生产力”,或可给出解答。曹小衡认为,高新技术、大数据等是大陆未来发展重点,恰也是台湾优势产业,两岸就此开拓合作的空间巨大。大陆经济增长势头不减,两岸各产业已有深厚合作、信任基础,未来持续深化升级经贸合作前景可期。(完)

【编辑:胡寒笑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大思政课 | 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

曹鹤:消费者对于电池问题、智能化产品与配置等问题关注较多。电池技术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,太冷或太热的环境因素下都会受到影响。

西湖“元宵”限定船票将亮相 再现“龙飞凤舞到钱塘”

截至1992年,美国政府在这片土地上进行了100次地面核试验、828次地下核试验,这里成为全世界核试爆最多的地方。尽管大规模实验已经暂停,但该试验场目前仍然处于使用状态。

福建海警组织舰艇编队位金门附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

陈旭指出,和平、发展、人权三大支柱相辅相成,不可或缺。希望联合国各机构根据授权加强合作。联合国人权机构应公正客观开展工作,秉持非选择性和非政治化原则,为各方建设性交流合作搭建平台。

“长城工匠”程永茂:无限痴迷在险峰

世界需要和平,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,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。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、对世界有利,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道路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,也希望其他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。各国只有共谋和平、共护和平、共享和平,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,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。只有大家都走和平发展道路,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有希望。

(两会声音)代表委员聚焦文旅业:提升中国旅游业全球竞争力

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《求是》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》。在这篇重要文章中,总书记从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”、“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”、“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”、“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”、“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”、“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”6个方面,对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